牛耳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安风骨何处寻短歌行中见豪迈一代枭雄 [复制链接]

1#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4323035.html

建安十三年(年),曹操初定北方。从荀彧制定的北方战略来看,曹操已得中原地区十之八九,已成霸业之气候。在曹操眼中,天下尚有两人需要解决:刘备与孙权。

尽管此时的刘备,尚且寄寓在荆州,但曹操早已将他视作心腹大患。这是一位劲敌,就连意气风发的周瑜,也称其有“枭雄之姿”。不出曹操所料,这个看似落魄的汉室后裔,果真改变了历史格局。

青梅煮酒,问天下,谁是英雄?

面对“刘备寄寓,似有养虎”,曹操又有怎样的打算呢?

如何不允周王文,且教人间换乾坤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把酒临江,想到自己不日便将南下征讨荆州,心中豪情万丈的同时,也对战争带来的后果,生出些许忧虑。

从现存的曹操诗歌来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抒发豪情壮志,吐露个人抱负与*治理想;一种则是感伤时事,反映*阀乱斗下的乱世之灾。曹操渴望结束战乱,这既能满足他的雄心壮志,也能一劳永逸解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曹操把酒临江,横槊赋诗

实际上,曹操本人也是这么做的。作为最先崛起的一代枭雄,曹操已经跳出了时代局限性。尽管他本人自小便接受儒家经学教育,到二十岁时从太学毕业,但他本人对法家、兵家,更为热忱。

他深刻意识到:想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除了要解决乱世之外,还要打压破坏社会稳定的士族集团。尽管,以荀彧为首的汝颍士族集团贡献了突出力量,但曹操却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操不止一次说到这句话,他效仿周文王,以教化百姓、恢复中原乱世为己任,这是儒家经学给他带来的影响。但后者也明白,仅凭经学,是无法改变这个被士族门阀垄断的世道的。

所以他重法家,以法家之术,从*治、*事、经济多个方面入手,试图打击士族。

周文王垂钓雕像

故而傅玄云:“魏武好法术,而天下重刑名。”

士族集团把控朝*,最重要的一环便是*治权益。他们凭借察举制,对本族子弟随意赏拔,牢牢把控朝堂上的多数利益。

既然他们选拔人才的方式,是重名声,是“唯名是举”;那么曹操便注重才华,“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这便是“唯才是举”的最终目的。

《三国演义》曹操剧照

慷慨一曲短歌行,辽阔大地主沉浮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感慨即将到来的战乱。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在击败乌桓返回邺城的当月,便在当地修建玄武池,用以训练水师,可见曹操南征之意早有谋算。

曹操本可以修养一段时间,但他却选择了轻骑出行,他命令曹纯带领虎豹骑跟随自己从宛、叶一带出发,以最快的速度攻入了荆州。刘备未除是一患,而百姓无所安定,则是二患。

面对忧患,曹操心中竟生出一股豪迈之意。刘备这个劲敌,反而让他生出英雄相惜的感觉,一方面,他希望孙刘归附;而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自己能功成名就,达到周公、周文王的境地。

在此情形之下,一曲《短歌行》横空出世: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中,充分体现了曹操的矛盾心理。既有“去日苦多”的感伤,又有要“慨当以慷”的豪迈;既有“乌鹊南飞”般的忧愁,也有“周公吐哺”般的标榜,既有悲壮之孤寂,又能辽阔且慰藉。

曹操作《短歌行》

建安七子铸风骨,邺下文人执牛耳

回望《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一句主旨之语。此句出自诗经,原本表达男女之间的互相倾慕。但曹操将其化用在这里,却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理。

不管赤壁之战的结局如何,曹操在日后都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提拔寒门人才入伍,同时打击士族垄断。为此,曹操先后颁布《求贤令》、《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与《举贤勿拘品行令》,以贯彻自己“唯才是举”的思想。

《三国》曹操剧照

在求贤三诏之中,曹操还以陈平、韩信为例,再度强调自己选拔人才的标准:只注重才能,即便过去有污点,曹操也可以原谅。

所谓“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曹操此举一度吸引了很多才子投效,并造就了曹魏帐下“谋士如雨,猛将如云”的奇景。王沈《魏书》中这般评价曹操:

“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张辽一介降将,得曹操赏识而名震天下

可以说,《短歌行》一诗不仅表明了曹操的个人志向,更是开启了一个时代,一个讲究文人风骨的璀璨时代。在此多年之后,当时顶尖的一批文人集中在邺下地区,由公子曹丕带领,共同造就了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建安风骨。

刘勰在《文心雕龙》这样评价道:

“观其诗文,雅好慷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曹操的诗文是慷慨雄壮,但其中表露出的主旨,却又忧国忧民,恰恰符合了曹操少年时的心愿。

曹操代表作之一《观沧海》

老骥伏枥志千里,征西将*曹侯墓

再回到《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仅升华了全诗主旨,更直接表明了曹操的个人宏愿。

一方面,周公行废立之举,曾代周王执*。曹操以他为自比,同样表明自己对于国家的忠诚,以及渴望代汉一统的夙愿。

而另一方面,“周公吐哺”还化用了同时代英雄周瑜的典故。后者礼贤下士,来吃饭洗澡的时间都没有,曹操自认为不输周瑜,充满了雄心壮志。

此外,这里还隐隐表露出曹操的人生志向。建安十三年(年),曹操初定北方,不少人觉得他有篡汉自立之意。孙权、刘备等人,更是直呼其为“老贼”,誓与这奸雄作对。

吴大帝孙权

悠悠数十年之后,曹操恪守自己的理想,始终没能迈出称帝的那一步;而当年的刘备孙权,却先后称帝,在偏僻之地建立*权,试图做最后的反抗。

其实,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便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尽管周公曾经废立擅代,但他依旧是千古传颂的忠臣;而曹操效仿周公,也是在向世人宣告自己对大汉王室的忠诚。

曹操以赤子之心,向出身寒门的才子表达了自己最真诚的善意。为国建功,披肝沥胆,才是曹操始终贯彻的个人崇高理想。

周公理*

时隔多年以后,曹操又写下带有自传性质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其中有句话这般写道:

“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曹操的理想,经过多年沉浮,始终不曾忘却。尤记太学之时,曹操勇敢地为*人集团的代表陈蕃翻案,希望汉灵帝能还他们以清名。初入朝堂之时,曹操不过是一个小小议郎,却也敢直言进谏。

一腔热血向忠国,敢叫天下换乾坤。无论是洛阳北部尉,还是济南相,亦或是东郡太守,曹操的表现都十分突出,甚至比当年的陈蕃等人还要出色。此时的名士,无一例外改变了自己先前的看法。

魏武帝曹操雕像

名士何顒甚至直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大厦将倾,不寻常人,有不寻常之手段。曹操一力撑起倾颓的汉室,凭借自己的努力平定北方。他此时的心理,算是比较矛盾的。矛盾点之一,便是自己将来到底要不要称帝。

在赤壁败北后,一直矛盾的曹操反而松了口气,倘若一统天下,曹操凭借此功登上大统,又有何不可?但是现在败了,曹操心中反而舒了一口气。他自幼接受儒家经学教育,倘若强行篡位,恐怕会叫自己内心不安。

《赤壁》曹操剧照

这时候,曹操难免回想起自己当年入仕时的心理。出将入相,为大汉王朝建功立业,倘若自己不幸战死,墓碑上刻有“汉故征西将*曹侯之墓”,也足以让他心满意足了。

参考文献:《宋书》、《三国志集解》、《后汉书》、《曹操文集》、《文心雕龙》

文:古老的小鹿/图: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