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附子理中丸治疗案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http://m.39.net/pf/a_4791351.html

附子理中丸治疗案例(湿疹拉肚子罗大伦

先从两个例子说起吧。一个是自己母亲的,有一次,几年前,是春天还是秋天我也忘记了,总之是春秋的时候,我给家里打电话,听到母亲有气无力的,问怎么了,母亲说,最近胃痛,总是感觉隐隐的作痛,吃什么都没有胃口。当时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再一想,反正母亲自己也是医生,就自己判断吧,于是就没有多去关心。结果,这个病就一直缠绵了下来,期间母亲服用了许多的疏肝和胃等的药物,母亲怕是胃癌,医院检查了很多次,连胃癌的影子都没有,于是接着治胃病,都没有效果,眼看每天都难受,甚至最后都开始邮购药材了,有亲戚说是吉林哪里有个诊所,什么胃病都能治疗,于是就汇款,给邮寄来了些自己做的胶囊,母亲认真的服用,结果疗效一般。这事儿大约持续了一个月吧,直到我回家了,看到了母亲,还在难受,我其实连脉都没有诊,舌头也没有看,我只是在下车的时候感受了当地的温度,然后看到母亲穿衣服的方式,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原来,当时的沈阳已经很凉了,母亲老太太爱美,穿的衣服是个对襟的,扣没有系上,这样胳膊处的衣服是双层的,但是前胸的是单层的。于是,我就立刻出去买了一个中成药——附子理中丸。然...我告诉母亲,只吃一丸,就可以好。母亲认为我太轻率了,这么严重的病,你说一丸就好,这不是太不靠谱儿了吗?当时是用完全不相信的表情吃这个药的,现在仔细回想一下,似乎是当时就不想吃,但是为了给学医的儿子一个面子,就勉强吃了一丸。但是,对于我来说,确是有把握的,这样的情况我见过很多了。结果,这个附子理中丸一丸下去,令母亲没有想到的是:折腾了一个月的这个胃痛,就此就消失了,后来基本没有犯过。没有再服第二丸。母亲的这个病,就是寒邪伤到了胃部,导致寒凝胃脘,大家都考虑治疗胃病要疏肝和胃了,忘记了这个寒邪。母亲当时很欣喜,但是我却为之恻然,母亲竟然为这个寒邪遭了一个月的罪,我如果能多回家看看,母亲该少受些天的罪啊。但是,天下有千万个父母,谁能看得过来呢?惟愿为人子者,大家多懂得些中医的知识。再举个例子,是昨天发生的,为什么我想起来提醒大家呢,就是因为昨天的这个事情。昨天下午我从外地刚刚回到家里,一位多年的朋友就给我打电话,她要马上到我家见我,说最近很不舒服。我当时正想倒头大睡,接了电话,只好振作起来,我的这位朋友是个演员,她来了以后,叙述了自己的情况,原来是前些日子去海边了,下海玩了一会儿,然后回来后吐了一次,再后来不吐了,但是开始腹胀了,持续腹胀一周左右了,什么都吃不下去,还感觉饿,可是吃了一点就腹胀,无法进食,觉得气胀在里面,无法通气,无法进食,这样下去身体可就不行了。除了腹胀,其他的没有什么异常的。什么症状都没有。但是在诊脉的时候,我知道她的手是冰凉的。她的个子很高,模特身材,但是只穿了那种时装短裤,长长的腿都露在外面。女孩子时髦,漂亮是漂亮,但是要看气候的变化啊。当时因为她的舌苔薄白满布,于是我分析她有湿气,于是开了白蔻仁,配了点焦三仙(全都是六克)。然后我告诉她,同时买附子理中丸一盒,服用一丸。傍晚的时候,她来了电话,说服用了一丸以后,觉得肚子里的气已经通了,不再胀满了。看来见效就是很快的。其实,这样的事情我会遇到很多,在春秋天气变化的时候,这个季节的特点是: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那么,什么是寒邪呢?我们中医教程的定义是: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其实,不用多说,地球人都知道这个寒的意思,火星人在冬天的时候对此也感受深刻。这个寒邪,本来为冬令之主气,但是,千万不能教条,其他季节也多,甚至任何季节都有,现在夏天也尤其的多,因为有空调的存在。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瓶冰啤酒,直接把脏腑给冰住了,这叫中寒。那么,都有哪些感受寒邪的途径呢?方式很多,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比如:淋雨、下水着凉、衣单、露宿、空调、饮食冷。寒邪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这个话也应该如下理解,阳气弱的人,更是要躲着寒邪,一般体表感受的伤寒还好说,最难受的是那个中寒,直接往里面走的那个,一般危害比较大,主要是有隐蔽性,会和其他的内科杂病混在一起,比如我的母亲,,按照一般思路直接就奔疏肝和胃去了。第二:寒性凝滞。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总是会引起胃肠,腹部等的疼痛,很是痛苦。那么还有客肺、肠胃、心脉,寒凝胞宫等证,这个季节如果老人不注意,就会寒凝心脉,导致心脏的问题,所以春捂秋冻是不适合老人的,老人这个时候就要随时增减衣服。第三:寒性收引。这个是说寒邪容易造成拘挛的问题。对于寒邪的治疗,就是寒则温之,在这个领域,中医的火神派理论很有建树。我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一般老百姓能用的附子理中丸吧,这个附子理中丸中国所有的药店都可以买到,是个最常见的方子。但是,对最常见的方子,我们却未必了解,也未必会用。这个方子其实是张仲景的理中丸的加味,加上了附子,药的主要成分是干姜和附子,中医说:附子非干姜不温,这两味药放在一起效果特别的好,药里面还有*参和白术、甘草。这个方子主要是温脾胃的,一般这个天如果着凉,多是脾胃受凉,比如在凉水里嬉耍了,比如腿部着凉了,这都很容易使下肢着凉,还有的人是喝了很多的冷饮,肚子就开始痛,也是这个问题,自个儿把寒邪给灌进来了,也需要这个药。还有被冷风吹到的,就像我母亲,胃脘被冷风吹到了,所以要注意衣服的前襟。具体被寒邪伤到脾胃以后,一般都会肚子痛,或者胃痛,同时还会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这个泻大家要注意了,很容易和热泻混淆,中医教程一般说热泻是泻下的大便是*褐色的,冷泻是泻下青白,但是,其实临床中不是绝对的,很多冷泻的患者泻下也是*褐,一定要看发病的诱因是什么。但是,我觉得主要的还要看发病的原因,一般患者自己心里都清楚,自己经历过受寒的经历,所以要多问问,我们自己也要多想想。对于这种脾胃受寒的情况,我对附子理中丸一般的用法是,只服一丸,一般立刻就会缓解,最多两丸,如果没有效果,就不是这个问题,后面的就不用吃了。如果是寒邪为患,那么一般两丸一定见效,我到今天为止,还没有见过无效的。可以多吃几丸,一般几丸就够了,多了也不用吃,以后自己注意保护阳气就可以了。最后,介绍一个大医李东垣治疗白枢判家仆人的故事:那是在李东垣晚年,回到故乡真定以后发生的事情。那是阴历十月份,真定已经是“小雪薄冰”了,这位白枢判家的仆人,平时就面色不大好,“面尘脱色,神气特弱”,以前就有脱肛这个病,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效果,是“病脱肛日久,服药未验”。结果这个天气,又倒霉了,开始腹泻了,泻得很严重,是“下赤白,脓痢坐”,而且还有“里急后重”这个症状,这个症状,如果按照教科书上的描述,就是个热痢了,一定是有热*啊,但是,细节是:“白多赤少”,但是这也容易让人不大容易注意。这位仆人是痛苦坏了,于是白枢判请来了李东垣大师,大师一看,这位大冷的天,穿得还是单衣服,然后又看了看他盖的被子,也是单的(衣盖犹薄),大师心里就明白了,他说:“这可不是吃肉食膏粱得的病,一定是被寒气伤到了。”于是,就开了个方子,用了诃子等收涩的药物,同时用了温阳的干姜。结果,服用了两次,这个棘手的病就痊愈了。这里,李东垣一眼看到的是这个人穿着的衣服和盖的被子,这是他做为大师,眼力独到的地方,我每次看这个医案,都赞叹不已,心向往之。武国忠:用附子理中丸治湿疹的故事一些中成药除了说明书上的功用外,还能治不少病。实践证明它的功效却不仅仅是这些,只要把握了共同的特点和规律,它的使用还可以扩大。一天,一位数月未见的老友忽然打来电话,说是想要找时间聚聚。我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家伙好长时间都不联系我,突然给我打电话,该不会又是碰到什么难题了吧?”然而,疑惑归疑惑,我还是很高兴地答应了,毕竟,朋友还是要经常往来的。一见面,我就愣住了,怎么几个月不见,我这个老友的形象就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只见他全没了往日的淡定从容,眉宇间形成一个浅浅的“川”字。仔细打量了一下,我看到他露在外面的胳膊上有散在的红丘疹,个别地方还长有小水疱。顿时,我心里有了底儿:那么忙的老友突然约我出来,或许就是为了这个皮肤病吧!果然不出所料,我们聊着聊着,老友就开始向我诉说他恼人的皮肤病了:“老武呀,不瞒你说,这次请你出来,就是想让你帮我看看这个。”说着老友掀开了上衣,也把裤管往上捋了一下,身上随处可见散在的丘疱疹。“身上痒得不得了,去医院检查,说是湿疹,我也吃了不少抗过敏药,就是不见好转。”看着老友一脸的无奈,我问:“最近是不是胃口不怎么样,还有点怕冷,大便也不怎么能成形?”他一脸的吃惊,说.“这些都让你说中了!你怎么知道我的胃口不好,大便不成形的?”我笑了:“进门和你握手的时候,你的手脚可不怎么暖和。还有,我刚才帮你把脉看舌头,发现你是锯齿样的舌头,还有厚腻的苔。有这样舌头的人估计没几个胃口好的。再加上你的体型和面色,简直就是典型的脾阳虚证,这样的人没几个大便能成形的。”老友一脸佩服地说:“您肯定知道怎么治好我的这个湿疹了?明天我就要出差了,您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我说:“出差喝汤药不方便,你就去药店买点附子理中丸,按照上面的用量服用就行。”老友按照我的要求买来了附子理中丸,可是看完说明书之后又给我打来了“老武,这个药是治拉肚子的,我就是有点大便不成形。再说这上面也没说可以治疗湿疹?您是不是搞错了?”我说:“你就吃吧!保证你一周之内湿疹褪得干干净净的。”于是,他出差的时候就带着这个药走了。一周后回来,老朋友见我后乐了,高兴地说要请我吃饭,因为他的湿疹全下去了。附子理中丸的“推广使用”其实,我很理解老友最初不敢吃的原因,毕竟说明书上没写。但是,附子理中丸除了说明书上的功用外还能治不少病,比如有些人总是喜欢拉肚子,伴随着完谷不化,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将食物完全消化、吸收,最初吃的是什么东西,最后还能在大便中找到它的影子,这种人就可以吃附中理中丸。还有手足不温的人也很适合,尤其是有些女性到了冬天总是手脚冰凉,那么吃上几盒附子理中丸暖一暖,效果也是不错的。只要把握住特点和规律,它的使用范围还可以扩大。记得有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我一个患者的朋友打来的。她的小孩因为在空调房里待着,看电视看到很晚,着凉了。小孩子上午的时候发烧到37度多,医院输液,医院打过吊针之后就热退身凉了,岂料晚上的时候又烧到39度多。无助的她给我打来电话,问我怎么办。在电话里,我详细询问了她小孩的一些病情。在她叙述时,我突然间抓住了一句话:她说现在小孩烧得这么高,不过倒是很怕冷的样子,盖了很多被子。我凭经验判断这个小孩现在是里寒证。我说:“你把我平时让你服用的附子理中丸找出来,给你小孩吃上两丸,同时拿一丸弄碎敷在肚脐上,两个小时之后你给我电话。”两个小时之后,我接到电话说这个小孩的烧退了。后来又有一次,她家的阿姨生病了,她就自作主张给阿姨吃了附子理中丸,没想到,阿姨的病也好了。这个朋友很吃惊,再次见到我的时候就问:“你给我吃的那个附子理中丸还真是有效,我家的阿姨发烧,吃过之后也好了。”听她说完具体情况,我连忙提醒道:“以后你可千万不要这么做了,搞不好会出人命的!先前,我让你的小孩服用,是因为他发那么高的烧,还想盖被子,而《伤寒论》里有句话讲: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所以我判断他是里寒证,再加上我平时的一些经验,选择了这个药。“可是,每种感冒发烧都是不同的,假如是温病热感,再用此药的话简直就是火上浇油。不过,也有一些感冒是不打喷嚏、不流鼻涕的,临床症状就是发烧、怕冷、有点腹泻,这个时候则多是胃肠感冒。你们家夏天长时间开着空调,而且热的时候经常喝冷饮,所以,你家小孩和阿姨是胃肠感冒,因此用了这个药有效。但是,话说回来,我用药是有把握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而不是随便乱开。你以后可千万别这么大胆了,否则很容易出问题的。”听我这么一说,她吓出了一身冷汗,连连点头说好险。其实,我在临床上对附子理中丸的使用是很广的,比如碰上有些浅表性胃炎或者寒性便秘的患者,我都会考虑用它,只要用对了,效果都很好。不过,想要真正的对症下药岂是容易之事?但是,你也不需要过分地担心,如果舌头总是呈锯齿状,平时吃饭时容易咬舌,老是手脚不温、喜欢拉肚子,都可以选择使用。至于手心发热、老想喝水,总是感觉口干舌燥、大便干的朋友则要慎用。总之,这是一味偏温的中成药,对脾阳虚的朋友很适用。假如您没把握的话,就按照说明书上的适应症来服用。假如您看过我上面的两个例子后有所感悟,那么可以像我一样,适当扩大一下它的适用范围,这样会解决很多顽病。附子理中丸新用《家庭中医药》附子理中丸是一种价格便宜,历史悠久的常用中成药。传统应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腹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近年来发现,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附子理中丸对下列几种疾病也有较好疗效。1、急性胃肠炎方法是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大蜜丸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白术能缓和肠管蠕动,可减轻腹泻,有健脾之功。诸药合用,故对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型的急性胃肠炎有效。2、溃疡性结肠炎方法是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1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经用药1~4个疗程后,例中治愈例,好转者ll例,总有效率为98.1%。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1日2次,7天为1个疗程。配方中甘草对胃黏膜的溃疡面有保护作用,并可使溃疡愈合,且有解痉作用,故有缓急止痛,调和脾胃之效。4、小儿慢性腹泻口服附子理中片,每日3次,3~5岁者,每日2片。6~8岁者每次4片,9~13岁者每次5片,14~15岁者每次6片。经用药7~14天后,87例中治愈69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7.7%。其治疗机理是该品能调整消化功能,增进食欲,缓解腹痛,减轻腹泻。5、男性不育症内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1日2次,15天为1个疗程。经用药后,37例中痊愈者30例,好转者5例,总有效率为94.6%。该品能振奋全身机能,改善机体全身状况,有强壮补养之功,故治疗男性不育症有良效。6、脚气病按附子理中丸原方药物研为细末,过目筛,用时加蜂蜜调成膏状或直接用附子理中丸加少量开水调糊,涂敷于患处,纱布覆盖,每日换药3次。经用药1-5天后,例中痊愈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8.3%。特别提示:孕妇慎用附子理中丸。(图:汉中鲜附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