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计算平台的新境界IntelNUC11野兽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

Intel不仅是处理器市场的持牛耳者,在相关的各个领域也都有所涉猎,甚至建立了相当多的市场和产品“规则”,例如以NUC为代表的的miniPC甚至微型电脑领域。不过如今咱们再将NUC作为微型电脑看待就有些不够与时俱进了,其实为了满足对性能,特别是游戏性能要求更高的用户,从骷髅峡谷(SkullCanyon)开始,更大更强的NUC就在另一个维度上不断刷新着用户的认知。

从集成AMD高端独显的第二代骷髅峡谷(冥王峡谷HadesCanyon)到可以安装独显的NUC9Extreme(至尊版)等,NUC在追求高性能、强大3D能力的道路上同样一路飞奔。而在NUC11的序列中,最新的野兽峡谷(BeastCanyon)更是引领这个NUC的支脉进入了新的境界。

外形和拆解简练与复杂同在

野兽峡谷的外形摆脱了之前NUC方方正正或扁扁的外形,采用更接近很多市售ITX机箱的长方形设计,尺寸约为mm×mm×mm,是目前体积最大的NUC产品。但由于采用了尽量“拉长”的体型,使其正面观感并不大,甚至略小于前代产品NUC9Extreme,略有弧线的细长造型则会让人联想起著名的游戏、电影形象——异形。至于大家最关心的骷髅电路图案则被安排在最前端的面板上,与底部RGB共同构成了特色又有个性的RGB灯效装饰,同时也照亮了下部的USB接口、SD插槽、音频接口,方便用户使用。更有意思的是,这块灯效面板还是可更换设计,未来可以购买Intel甚至第三方推出的配件来获得更个性、更有趣的灯效。

细看野兽峡谷的外壳,就会发现它的侧面和顶部几乎是由金属网格构成的,近似于全都向外界开放,内部风扇则可以从这些方向从外部吸/吹风,使其拥有非常出色的散热性能。

底部的封闭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里需要粘贴所有的相关标识、边缘要配置LED灯效,还得安装LED灯开关以及安置一个预留的M.2SSD扩展口。有趣的是,这还是一个基于PCIe4.0的接口,如果要正常使用,需要在BIOS中调整PCIe4.0通道分配为8×+4×+4×。

只有方便升级的M.2SSD当然不够,NUC的设计特色之一就是便于扩展,野兽峡谷也不例外,只要卸除尾部的螺丝,取下后壳后,就可以直接摘下侧面和顶部外壳,基本可以看清内部结构,只是顶部风扇仍然限制了配件拆装。

之后需要将固定顶部风扇的螺丝去除,此处需要小心地拉开前面板,并且使用比较专业的内六角螺丝刀,这似乎说明Intel并不是很希望一般用户继续深入拆解。

由于风扇位置连接了Wi-Fi天线和电源线,我们直接将其掀开就好,没有必要完全拆卸,即可拆装显卡等配件。

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宣称可以支持更长、更高端的显卡,但从实际可用空间、W的电源功率,以及只准备了一个卧式显卡PCIe供电接口的情况看,它显然更适合搭配RTX/RX系列或更低等级的显卡,如果需要第二个8pin辅助供电接口,还很可能会与顶部风扇空间产生冲突。

在显卡“身后”的PCIe×1插槽上默认安装了一个抽风通道,用来加强计算卡的散热能力。如果使用更厚的显卡或PCIe网卡等扩展卡,显然就要取下这部分,可能会对CPU模块的散热造成影响。

CPU模块上同样带有骷髅峡谷系列的标志,顶部则标注了内含CPU的型号。螺丝口位置旁还有拆卸方向示意,非常人性化。

拆下两颗顶部螺丝,就可以很容易地打开CPU模块,可以看到其中包括两个SO-DIMM笔记本内存插槽、一个专门标注的PCIe4.0SSD插槽,以及两个并排的PCIe3.0SSD插槽、内置Wi-Fi模块。至于藏在散热片下的部分,当然就是酷睿B系列CPU以及芯片组PCH了,它们采用了类似笔记本电脑的设计,由热管将热量导向顶部的铜制鳍片,由涡轮风扇吹向上方,再由顶部三个风扇快速吹除。

性能测试旗舰级水准

作为高性能NUC的新形态,野兽峡谷的用户对性能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它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呢?这就得从实际测试来看了。

我们的样品采用的是8核16线程的酷睿i9-KB处理器,从型号可以看出,它和移动版的酷睿i9-H、桌面版的酷睿i9-K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同样拥有24MB三级缓存、20个PCIe4.0通道等,TDP和频率则介于两者之间,为65W和3.3GHz~4.9GHz。

由于酷睿i9-KB的应用环境、支持配件等更偏向于桌面,因此我们的测试主要是与桌面版的i9-K参考对比。具体测试平台为16GB(8GB×2)金士顿DDR内存、华硕RTX显卡,以及SabrentRocket4.0SSD。

从日常应用和专业应用测试的成绩看,酷睿i9-KB的单核性能已经非常接近目前的桌面旗舰级产品酷睿i9-K。多核性能当然受到功耗墙的限制更明显,所以差距稍大一些,不过也是妥妥的旗舰级水平。

那么,很多高端用户关心的3D能力,特别是游戏能力又如何呢?因为这些应用对单核能力的要求更高,而酷睿i9-KB的单核能力在前一个测试中已经得到了肯定,所以效果当然也不差,大多数游戏中的帧速与i9-K非常接近。唯一阻碍它成为游戏利器的,可能就是自身的空间和供电对显卡选择的限制了。

完全不同的体验计算平台的进化代表

对于不差钱的高端用户,野兽峡谷的吸引力在哪儿呢?我们再看一看实际体验吧。在这种旗舰级的性能表现之下,身旁的NUC只有微微的散热风噪,以及顶盖上访直接手触才能感到的微微升温。这是因为即使在CINEBENCHR20/R23的全核测试中,其平台的整体功耗也仅有W,只相当于中端CPU平台,不到此时i9-K平台总功耗(W)的一半。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游戏、设计,还是高端办公,显然都有着更舒适的体验。

作为计算平台进化的推动者——英特尔的“亲儿子”,野兽峡谷的功能设计也相当有特色,比如同等配置水平下几乎最小的体型或者说是同等体型下最强的配置、强大的Wi-Fi6E无线网络配置、超多的全M.2SSD扩展等。而从外部最直观的感受则是让人感觉特别“舒心”的接口设计,大量的USB接口均为高速USB3.2系列标准,加上双Type-C(USB+雷电4)接口,更是解决了追新和高端用户的连接烦恼,提供了方便又高速的外设连接能力。

此外,作为一款台式机,其细节设计也表现出了英特尔的经验与诚意,例如所有的SSD安装位上方的散热器、壳体表面均已预置导热垫;板卡I/O位置不仅有螺丝固定,还用压盖增加安装的牢固度;为更容易更换CPU模块而在插槽卡笋位置预留了可以伸入手指的洞等等,即使和专业的品牌机厂商相比,设计、做工和用料也丝毫不逊色。

与笔记本和传统台式都迥异的使用体验、野性中带有优雅、凶猛而不失内涵、前卫设计与产品传统共存。这就是野兽峡谷带给我们的印象,而其售价则与相似配置的品牌机甚至DIY方案相差不多。怎么样,野兽峡谷是不是你的菜呢?随着它的解禁,会有越来越多的相关报道和线下产品体验的机会,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多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