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红线是子孙饭碗
彭广*12月24日,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主持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课题成果发布会上,该所理事长茅于轼放言说,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茅理事长的主要论据是:耕地和粮食产量无直接关系;保护耕地致房价大涨;市场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茅氏说:“国外有足够的粮食生产和全球化市场。发生饥荒的可能性即使不等于零,也微乎其微”。“可是我们的粮食*策还立足于饥荒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假定上。”听到这番高论,与会嘉宾、国家原粮食储备局局长高铁生拂袖而去。茅氏又说:目前保护耕地面积*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升。国务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经不起讨论”。茅氏还说经自己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易、要素替代的机制下,在国家粮食库存和外汇收入充足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发生所谓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务院智囊认为:每年全球粮食交易才2亿多吨,而中国每年粮食需求为5亿吨,中国如果缺粮,全球谁供应得起?(12月26日《江苏商报》)茅氏说的话,有关专家已经一一驳斥,笔者没有更多话去说他。让人奇怪的是,茅氏一番高论后,人们一改过去不赞同官员说话的习惯,转而大多赞同高铁生等领导、专家的观点,而觉得茅氏一派胡言。是这些专家,或者众多普通民见识比茅氏高,还是他们的观点过于偏激?我看不见得。主要原因恐怕还得在茅于轼身上去找。长期以来,此人一贯标榜自己是绝对市场化的代言人,常常发表一些诸如“限价房推高房价”、“经济适用房只有毛病没有好处”、“房价就是要市场化”等,总之是语不惊人誓不休。有人归纳分析了一下,发现茅理事长总是在围绕房价在说事,时时处处证明房价越高越有功,因而有人怀疑茅于轼拿了房产商的“津贴”,这回更邪乎,反过来又指责是耕地保护*策导致了高房价。真是此一时彼一时,根本就没有个定数,让人觉得这老先生简直就是个木偶,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根本没个准,全凭了玩他的人手里的线。这回玩大了,玩他的人换成了美国老板,因为他的研究所整个儿就是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能弄到外国老板的钱是他本事,问题是这世界本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人家辛辛苦苦把玩了他,不会是仅仅觉得他好玩。就算街头耍猴的也希望猴子捧面小锣找人要钱,人家又岂能只想白玩他,所以一定有所图。好在现在不时兴扣帽子,我们也用不着跟茅氏“上纲上线”,问题是为了掏给钱人表忠心,利用自己的名气胡言乱语忽悠群众就不行了,如果一旦得逞,恐怕中国人的口粮田就要被他“卖”了。中国有13亿人口,上面说要“死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这是个大决策。中国人有句流传了千百年的老话:民以食为天!大约没有“食”了恐怕天要真的塌了。中国人当然善于过苦日子,问题是吃饭这个问题是不能骗人的,肚子空了就会觉得饿,饿了就会不稳定,更不要说什么和谐了。人要吃饭,必然要有粮食,种粮食必然要有土地,如果茅于轼之流能够真让天掉馅饼则当别论。在没粮食吃时外国主子养茅氏当然没问题,如若指望他们养全体中国人民无异于痴人说梦。昨天又在上看到了茅于轼的博文,他说有人在用“文革”语言骂自己,但自己不在乎。然而,动不动就说人“文革”其实他最“文革”。博文旁还配了茅的照片,看他似乎年纪已经一大把了,按理说名利这东西应该离他远了,真不明白这人为什么要说这些让人听不懂的话。如果照他所说真要把子孙的口粮田糟蹋了,后人没饭吃自然找不上他,因为那时候不知道他到哪里转筋去了,重要的是从其面相来看,估计他不可能留下什么后人,否则就不会说这种不负责任的混帐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彭德怀同志曾斥责李德“崽卖爷田不心疼”,现在要告诉茅于轼之流的是:子孙的田地岂是你想卖就能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