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追忆李世济先生艺术生平 [复制链接]

1#

李世济先生自幼喜爱京剧。李先生是票友的骄傲,因为她是票友下海。她曾说,她自己一不是京剧世家,二不是专业坐科,也不是戏校毕业。李世济先生能有今天的艺术地位,与她的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李先生太爱艺术了,太爱京剧了,要不然也不会去下海演戏。这是一种执着。票友下海的人有很多,像言菊朋先生,以前是做官的,曾在清廷蒙藏院任职,像郝寿臣先生、奚啸伯先生等人都是票友下海。

晚年李世济

李世济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喜欢京剧。12岁认识了程砚秋,学习了一些戏,也演出了。李世济先生学生时代,边念书,边演戏,学业之外,在票房玩一玩。这个时期,是学习的阶段。

儿时李世济

后来,她就读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学牙科专业。年从医学院肄业,毅然组团下海演出。刚开始的时候,票房很不好。那是50年代,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老辈名家们,都在。李先生自己说过:“那时候谁知道李世济呀,谁去看你的戏呀。时间一长,我爸爸受不了啦,老往里搭钱呀,就从北京回到上海。”回到上海后,李先生继续努力,对自己的艺术再加工。年她又来到北京演出。从年—年文革前,是李世济先生学习程派的实践阶段。

曹世才、李世济《锁麟囊》剧照

这个阶段,李世济先生不断地登台演出、磨炼。李世济先生说,好多东西是演配角学来的。李世济先生给马连良先生,谭富英先生,裘盛戎先生配戏,有过多次合作,这个经历是千金难买的。像她和马连良先生合作《三娘教子》,和谭富英先生合作《朱痕记》,和裘盛戎先生合作《秦香莲》、和李多奎享受合作《六月雪》等等。前辈们对她也尽力提携,这是人缘。跟着这些名家同台演出,台上会有很多收益,这个阶段对李世济先生是很重要的。这个阶段,她的《碧玉簪》、《青霜剑》、《审头刺汤》等录音,特别像程砚秋。李世济先生这个阶段,在唱法上学习程砚秋,音色上模仿程砚秋,而收敛了自我,达到了像程的效果。

李世济《锁麟囊》剧照

这个时期,李世济先生是“两手抓”,既演传统老戏,也创作自己的新戏。

骨子老戏,如《起解》、《会审》、《红鬃烈马》、《龙凤呈祥》等,还有程派的戏,《锁麟囊》、《碧玉簪》、《梅妃》等等,她都演。

自己的新戏,如著名的《陈三两爬堂》,就是唐先生、李先生移植改编的。还创作了《王昭君》、《刘三姐》等新戏,和一部分现代戏《*的女儿》、《刑场上的婚礼》、《南方来信》等。这就是与时俱进。那时候*婉秋老师的彩调电影《刘三姐》很火,风靡全国。李先生就创作了京剧《刘三姐》。马季先生也有与时俱进的创作意识,他与郭启儒先生创作的相声《打电话》里,也学唱彩调电影《刘三姐》。

李世济《文姬归汉》剧照

程砚秋先生不收女弟子,这是许多女性程派演员的遗憾。建国后,程砚秋收了唯一的女弟子江新蓉。这在马少波同志的回忆资料中,有记载(马少波同志是江新蓉当时的丈夫),马少波同志与诸多艺人,如梅兰芳、程砚秋等,工作上是同事,有友谊。李世济先生“程门立雪”,也未列程派门墙。几十年来,程砚秋先生没有收入门下的私淑传人们,却成了传播程派的重要力量。

程砚秋先生和马连良先生合作过一次《二堂舍子》,唯一的一次。后来,除了在慰问援朝 时,二人合作过外,马、程再没有过合作。李世济先生在北京京剧团,马连良先生带着李世济演出,在台上教她怎么来演戏。李世济先生很受益的一位老师、一位贵人,就是马连良先生,马先生对李世济艺术观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李世济闹嗓子,马先生和夫人请来中医为她医治。李世济有一点成绩,马先生高兴,请她吃羊肉,李世济那时候年轻,吃的多,马先生说,:账是我付,肚子可是你自己的呀”,爷儿俩个哈哈大笑。马先生午睡,李世济给马先生捶腿,捶时间长了,李世济也累,马先生醒了,说;“怎么停了呀?”。李世济想,“要是发明个捶腿的机器就好了”(马崇仁先生有回忆文章记载过)。这有长辈对晚辈的爱,有晚辈对长辈的尊,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艺人相处,更应该这样,台上是假的,台下活的是人,是真的,得有滋有味。

年—年,这十年李世济先生在艺术上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五十年代,老团演出,票卖一块二,李世济先生,谭元寿先生的青年团演出,票卖买八毛,也是满座。

再后来,年—年是特殊时期。

年后,在程派来讲,第一个演《锁麟囊》的是李世济先生。当时,录过一些京剧传统戏电影,像张学津先生的《白蟒台》,李和曾先生的《逍遥津》,《斩*袍》、李世济先生的配音,刘长瑜和张学津先生配像的《游龙戏凤》等等。

李世济《文姬归汉》剧照

年之后,李世济先生又恢复了一些传统戏。那时候人们对程派戏、对麒派戏都是有偏见的。比如,戏校某学生嗓子不好了,有领导就安排他学麒派,这是对流派的误解与偏见。七十年代末,戏校要恢复传统戏,学青衣的小女孩们,谁都不愿意学程派,安排谁学程派谁就哭。正是由于李世济先生不断推出程派戏,争取了年轻观众,大家逐渐才认可、接受了程派。

李世济、闵兆华《文姬归汉》剧照

李世济先生争取了一大批年轻观众,年、年、年、到年之后,这几个十年的跨度,都不断有青年的观众,通过接触李世济先生的艺术,从而喜欢上程派,喜欢上京剧艺术,这是不可回避的、不争的事实。不管对李世济先生,唐在炘先生艺术上认不认可,李世济先生对程派艺术的传播传承是功不可没的,谈程派,李世济先生不可回避。

李世济先生做了大量改革,像《梅妃》、《文姬归汉》等,请剧作家改剧本,又整理唱腔。这个阶段,是李世济先生艺术改革、探索的阶段。到晚年之后,由于她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演唱当中有些吃力的现象也出来了。老,这是自然规律。学戏,应该多学优点。现在有一些京剧演员、相声演员、京剧爱好者,学李世济先生晃头呀,学梅葆玖先生的梗脖儿呀等等,取笑。晚年的李世济,看到后,无奈地喃喃自语:“我不是那样的,我不是那样的”。人对人,应该尊重,这不是艺术观的问题,是做人的问题。为什么侯宝林先生的相声好,受欢迎,因为侯宝林先生的相声不是靠丑化人去取悦观众。侯宝林学麒派,麒麟童先生听完都很欣赏,说,“宝林学我学得很像。”刻意去夸大缺点,去丑化,来博大家一笑,来取悦观众,你自己就是个小丑。

李世济《文姬归汉》剧照

“三剑客”唐在炘先生,熊承旭先生,闵兆华先生,这个团队六十年如一日地扶持、帮衬李世济先生,不容易。唐在炘先生整个乐队的伴奏风格,很能吸引年轻观众。唐在炘先生的乐队演奏,美。他乐队的配制、声部、强弱对比等等,都有科学详细的分工。现在程派伴奏的风格,大多数,是学习唐先生的风格。

有人说:没有唐在炘,就没有李世济。这话对。唐、李二人因程砚秋而相识,那年,李世济12岁,唐在炘23岁。李世济当年也不曾想到,这个大哥哥,日后会守护自己六十年;二人因程派而相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不枉此生。唐先生,用一生守护着李世济,或许在他心里,李世济一直是那个梳着小辫子、脸圆圆的,那个可爱的小姑娘,六十年不曾改变过。李世济,也用一生去照顾唐先生,对她而言,唐先生是好朋友,是严师,是丈夫,更是主心骨。

一个成功女性背后,有一位好丈夫的支持,李世济,是幸运的,幸福的。李先生,也付出了很多,唐先生心脏不好,唐先生的母亲患病,都是李世济背着下楼,医院去的。在外面,凡事都是唐先生说一不二。唐先生脾气不好,遇事大吵,李世济总是不做声,默默地听着,待唐先生喊完了,李世济柔柔地,娓娓道来,唐先生,长叹一声,也不生气了。李世济是个女强人,艺术家,成功者,但是,她更是女人。夫妻关系的处理,女性以柔克刚,她做的好,两个人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人,都是有棱有角的,都有性格。人与人之间怎么相处?就是互相包容。夫妻也是一样。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常说的“人缘好”三个字,做起来真的很不容易。

李世济《六月雪》剧照

李世济先生对京剧艺术的执着,真的挺不容易的。这种执着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从十几岁和程派结缘,到八十几岁辞世,七十年的不懈,七十年的执着。李世济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毅然从艺,压力很大。李世济先生说过,程砚秋先生给过她鼓励,“继我衣钵者,世济也”,在书信里也鼓励李世济先生“执程派之牛耳”,程砚秋先生的鼓励,也是一种动力。

有人说,李世济总说这些,抬高自己。我觉得,这是当年程砚秋对这个孩子的鼓励。翁偶虹也鼓励过迟小秋,“程派标准传人”,这些都是长辈对孩子的爱。“执程派之牛耳”也好,“程派标准传人”也罢,其实压力是巨大的,担不担得起,看自己了。这些名头,也会压垮一个人的。

何盛清、李世济《牧羊卷》剧照

戏曲、曲艺都讲究师承的。李世济先生没有师承,这是她一生让人诟病的一点。李世济希望得到程砚秋先生的支持,但程砚秋先生说:“你看,我的子女没有从事这个行业的。”没给李世济支持,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李世济先生的做功不好,这是事实。像杜近芳先生嗓子好,做功好,表演好,武功好,扮相好,技巧好,这样的大家,京剧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李世济先生从乐队、配角儿、舞美、服装等等方面,弥补自身表演的不足。

我们舞台上、电视上看到的李世济,不是这位老人的全部。我看过一张老人在家的便装照,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衰老的眼神,我一下就懂了,李世济,不是薛湘灵,不是蔡文姬,此时的她,只是一位垂暮的老人。她也需要一副肩膀帮她挑起超负的重担,只是,没有这副肩膀。她有的,只是自己老弱的肩膀。她在人前不哭。自己在房间里的时候,我想,她一定是哭的,她也是人,女人,老人。丧子之后,家里一有点动静,外面有鸟叫,老太太就说:“快听,皓皓回来了”。但,李世济先生是坚强的,除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没有什么能击倒她,正因为这样,只有她才能执程派牛耳。爱子去世七天后,李世济先生在“七一”晚会登台演出,唱的还是《蝶恋花》。一曲蝶恋花,一世程派情。

曹世才、李世济《锁麟囊》剧照

晚年的李世济,参加了京剧音配像工作。排练场,她经常休克。她总坚持把戏录完。电视上,主持人说她是敬业,抢救艺术。我说,她不排戏,还能做什么呢,她不能也不想停下来,停下来,她的心会痛。这种痛,谁也理解不了,谁也代替不了。音配像,是有遗憾的。有一些戏没有配像,像李世济先生自己的《文姬归汉》、《武则天轶事》、《法门寺》、《春闺梦》、《审头刺汤》、《刘三姐》、《牧羊卷》、《三击掌、算粮、大登殿》、《梅妃》等等,都没有进行配像。

李世济《梅妃》剧照

有人说,李世济霸占舞台。现在李先生走了,没人“霸占”舞台了,可是,台上还是没几出戏。不是她这么大年龄还非得上舞台。一方面,她是想念观众的,观众也想她。另一方面,领导要求她上台。那年重阳节,李先生身体不好,不想参加,dgg特打电话,要她参加,老太太肾不好,总得去卫生间,那次她带着尿片参加,唱的《春闺梦》。文化、艺术,在zhengzhi面前是脆弱的。李先生是有地位,但在她这个位置上,有些事不能拒绝。

李世济先生说,明显感觉自己老了,唱不动了,李世济先生有培养年轻人的意识,并不是什么都自己上,该退,则退。比如,给程砚秋先生年钢丝录音配像时,李世济给程砚秋先生的《春闺梦》配像了,录制也完成了。领导考虑到,让张火丁配像更合适,就让张火丁宋小川先给赵荣琛先生,俞振飞先生的那版《春闺梦》配像,之后又重新给程砚秋先生《春闺梦》配了像。李先生的《春闺梦》配像,没发行。后来,程砚秋先生的《文姬归汉》、《三堂会审》、《贺后骂殿》等,要配像的时候,李先生自己就不上了。《玉堂春》是李世济先生拿手的戏,程砚秋的《玉堂春》配像她自己都没有上。李世济先生是知进退的。从《春闺梦》配像之后,李世济先生就不上了,作艺术指导,指导一下年轻人,让年轻人来配像。知进退,是做事的一种方法,有度。

流派,需要有传人。有传人,艺术才能流传下去。像尚派、*派、徐派这些,淡了,人们对这些流派印象不深,不熟悉,就是这些流派传人太少。我们只能从老唱片里略知一二,舞台上的表演知之甚少。程派现在挺红火,大家都喜欢程派艺术。在程派繁荣的今天,请别忘记,曾经有一位唱程派的老人,她叫李世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