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谁是华语乐坛黄金十年执牛耳者 [复制链接]

1#

Part1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

如今随便走进一家商场、烧烤摊、奶茶店,甚至是咖啡厅

耳边听到的不再是之前经常播放的爵士、RB、放克、摇滚、说唱等不同风格的音乐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哼哼唧唧”的洗脑“口水歌”

“口水歌”的盛行,是快餐时代的产物,但它注定昙花一现,

上一秒还在流行,下一秒就可能被遗忘

和那些经得起反复聆听数十年的经典歌曲一比,压根不值一提

过去当歌手,你不仅得有唱功,还得要会创作。

潜心写歌数十载,能被人接受、喜欢甚至记住的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如今某音、某手的一个翻唱视频、亦或是一首复制加粘贴一键搞定的抄袭歌曲,分分钟就能把人捧上天。

其实这些“音乐鬼裁”不过是投机取巧地换种套路继续搅浑水。

Part2

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来,时代车轮滚滚向前

我们经历了从当年只能用收音机收听歌曲的年代

到了用随身听、复读机听卡带的年代

又到后来用CD机听唱片的年代

再到后来有了更轻便、更快捷的MP3、MP4的流行

现如今我们迈进了随时随地打开手机或电脑就能找歌、听歌的网络年代。

可是,二十年来,审美水平却好似逆水行舟。

那年今日,我们为之疯狂的

是周杰伦的《双截棍》、王菲的《笑忘书》、陶喆的《黑色柳丁》

是林俊杰的《曹操》、陈奕迅的《十年》、莫文蔚的《阴天》

是SHE的《不想长大》、五月天的《倔强》、蔡依林的《看我七十二变》、王力宏的《花田错》…

哦,对了,差点忘了近日爆“火”的某位运动员兼时间管理大师……

可现在,一刷抖音张口就来的很多都是套歌词、套旋律的洗脑神曲。真应了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华语乐坛,尚有来路,却难见归途。

二十一世纪,我们经历了恋爱降级、消费降级、社交降级,终于我们可能又不幸地将被“音乐降级”裹挟而去······

差异,本身就是一种美。

谁说只能屈服于流行?

咖啡店里可以放钢琴曲;商场里可以放爵士乐;

烧烤摊上可以玩个摇滚;奶茶店里也可以放首Rap。

世界不是千篇一律的流程与标准,而是千变万化的选择与可能

网络也许框住了我们的视听与审美,那就用钟情与个性挣脱,我们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多元盛世归于沉寂,覆水难收

Part3

年到年这10年间,华语乐坛如井喷式的涌现出了大量优秀音乐人

他们用各自的才华创作了诸多足以称得上吊打现今华语乐坛的优秀作品,共同书写了华语乐坛璀璨无比的华章

同时也一举摘掉了以往华语乐坛翻唱抄袭的帽子,对整个乐坛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一众优秀音乐人的不懈努力下,华语乐坛就此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而年到年间这十年

也常被人称为华语乐坛的”黄金十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