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十二生肖中,唯独只有龙是传说中的生 [复制链接]

1#

自古以来都有关于龙的传说,我们中国人一直以来也都是以龙的传人自居,但是,龙这种生物真的就存在吗?答案肯定是不存在的,虽然民间有关龙的传说从未断绝过。那为什么在十二生肖里面唯独只有龙是不存在的呢?古人又是通过什么想象出龙的样子的呢?

图片源自网络

首先我们要从龙是怎样产生的说起,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圣兽,而图腾最早的时候是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那个时候,人们以部落为单位生活在一起,每个部落都会有自己的图腾,图腾就是每个部落的信仰。虽然那个时候就有图腾,但是大多数的图腾都是以实际存在的动物或猛兽为原型的,并没有龙这种生物,直达大禹治水以后,原始的各族部落开始融合,但因为每个部落的信仰并不统一,在这方面很难达成共识,于是就开始把各个部落的图腾进行融合,随着融合在一起的部落越来越多,图腾的内容就越来越丰富,逐渐就形成了龙的原型。

图片源自网络

因此,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龙的形体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取驼头、鹿角、兔眼、马嘴、牛耳,蛇项,蜃腹,鲤鳞,鹰爪,虎掌,鱼尾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也是在哪个时候定下的十二生肖。而自古以来,关于龙的传说中都是能飞天遁地,呼风唤雨,其原因就是龙融合了多种动物,自然也具备了各种动物的能力,有很多小说传记都会写到天地万物皆可化龙,同样是因为龙本身就是取自天地万物而成的。

图片源自网络

而有种说法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的龙生九子,并不是说龙恰好生了九子。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九表示极多的意思,也有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九五之尊,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这其实也表示的龙自身就代表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因此九子才会各有不同。

到秦汉时期,中原大地统一后,人们的信仰就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而龙这种逐渐被世人神化的生物就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从此,龙就成为了帝王的象征。而龙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随着时间的历史,它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的一部分。龙文化在中国历久不衰,历朝历代延续不断,可以说是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

图片源自网络

在传统过节的时候,人们有舞龙的习惯,过去沿袭汉代的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现在逢年过节舞彩龙,舞到人家门前就暂时停下来,龙头频点向主人拜年祝福,然后再上下翻腾,左盘右旋。这时,主人必须鸣放鞭炮以示欢迎。而在南方一些地方流行舞草龙枣由柳条、青藤、稻草扎成,夜晚舞耍时,龙身上满插香火,因而又称“香龙”、“香火龙”。舞龙结束时,还要在喧天的锣鼓鞭炮声中,恭恭敬敬地将草龙送到江河溪潭之中。其用意也是让龙回龙宫,以保佑一方地面风调雨顺。

中国传统中的十二生肖分别对应了十二地支,因此也把龙称之为“辰龙”。可以说龙在中国是与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有联系,而我们说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也并不是说我们的先祖是龙的后人,而是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信仰,是民族精神文明传承的重要因素,也是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文化并将它流传下来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古人眼中,龙就是天的象征,代表着健康、善良、远大、生生不息,因此,我们才被称为龙的传人。

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