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往往藏匿于市场街角
不起眼的招牌和门面
十几年如一日
风趣善良的老板和老板娘
一碗热气腾腾的手工面
一间亮堂的门店
就是生活的全部
16年了......
天南地北
最想念的还是那口熟悉的味道
金甲市场门口那家面馆开到如今已是第16个年头了,开店的是来自大理的一对夫妻,从年定居丽江后,就一直在这儿卖面,从门口的小摊子一直到现在拥有了自己的门店。
老板姓王,拥有一手做面的好手艺,据王叔说,做面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自己从小就看着奶奶做面了,再后来父亲又把做面的手艺传给了自己,自家这个手艺少说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祖传的手艺不能丢/
现在市场上的面大部分都是机器生产的了,很少有商家能一直坚持手工做面,因为做面比较费时还费力。虽然机器生产面提高了效率,但是口感会大大降低,这也是王叔坚持手工做面的原因之一吧。
“这门手艺一代传一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还是自己吃饭的家伙,无论如何都是不能丢的,再说,做吃的就得对得起每一个来吃的客人,以后也会传给自己的女儿,代代相传下去......。”
手工做出来的面,好吃更有劲道,但是做的工序却是十分繁杂。每天早上5点王叔就要起床揉面,光是醒面就得花3个小时,一边醒面一边揉面,一共要历经16道程序才能做出一碗面。
不仅揉面复杂,就连和面的水也大有讲究,必须是矿泉水,还得是60度的盐水,和面的过程中还要加鸡蛋,最后反复的揉面、醒面、再揉面......这样做出来的面更有劲道,味道也更香。
可能是味道好的原因,来这吃面的人很多,大多都是老顾客,也会有游客,吃过的人都会想来吃第二次。
每天早晨也是店里最忙碌的时候,因为那时候吃早点的人比较多,有时候一煮面就是二三十碗......
/秘制焖肉/
一碗好面还得配上好的盖帽,才能最佳,王叔家的焖肉可以说是一绝了,小掌吃过那么多面,就数他家的盖帽是最独特的。
■上好的后腿肉
王叔家的各种酱料都是在店里制作的,去的时候就看见了整一大块的后腿肉,用料可以说是十足了,而且还都是瘦肉,拒绝的理由都找不到了。
■野生笋片
在焖肉里放笋片,是王叔家的秘诀,笋片是野生的,放在焖肉里一起炒,可以提鲜味,这样炒制出来的焖肉不会太腻,还有了鲜味,作为面的盖帽再好不过了。
/大骨汤/
看得见大骨头的大骨汤,浓浓的汤色,金*的油漂浮在表面,下面是奶白色的汤底,锅底还有大块大块的大骨头。
/一个碗一根面/
■扯面的技术溜溜的
■丰富的佐料
招牌是一根面,碗里真的就只有一根面,没有多年的经验是做不到的。从拉面,到下面,最后摆放在你眼前的都只有一根面。
随便拉出一根都比人高
看这儿高度就知道韧劲十足。
■一碗只有一根面
大块大块的瘦肉丁
吃起来简直不要太爽
肉嫩味儿足
还有大片的笋片
有股淡淡的酸味,味道很鲜
吸收了酱汁的味道
好吃到想单独来一盘炒笋片
夹起面的一头
呲溜一口就可以吸到嘴里
很有嚼劲呢,有劲道
淡淡的盐味
果然手工做的就是不一样
/汤圆/
王叔家不仅卖面,还有汤圆,相信有揉面的功夫,汤圆的味道肯定不会差。
大个儿,光滑,圆圆的
撒上红糖末
微甜不腻
/卤味/
一口鸳鸯锅,鸡蛋一半,鸡脚一半。
鸡脚很入味,卤制的皮肉都很烂了,一入口,轻轻一压,就是骨肉分离。
一个市场,一条老街,一家老店,百年的记忆,是情感和味道的结合......它们的存在是一种岁月的积淀,是时代的变迁,同时也是美食的传承,熟悉的味道,简单却又充满意义!
茂花地方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