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前被同事塞过来一根甘蔗,这硬邦邦的粗纤维握在手里,撕扯一口,久违的甜腻。
这才想起来,甘蔗这东西,好久没见着了。小时候倒是吃得多,如今却难得在水果超市看见它了。
一打听,原来甘蔗还是冬季时令水果(当然也有人说这货不是水果是植物因为咬的是茎),生津止渴,补水除燥,现在吃水分糖分最充足。
奇怪,时令水果竟然不好买?好奇的WHat君决定去武汉最大的果批市场走一圈。
▲华南果批的甘蔗集中在A区,早上九十点是最热闹的时候。
早八点,华南果批异常热闹,大小车络绎不绝,整齐划一穿着劳保*大衣的老板们,将一批批果箱从大卡上卸下来。手脚麻利的人已经在空荡的库房支起了麻将。热气升腾,女将们招呼着大家,快吃过早。
转悠一圈,甘蔗集中在最顶头的A区,相比其它区域,这里的景象尤其壮观。车头横七竖八地对抗,伙计们站在高处举着砍刀,甘蔗的枝叶一簇簇滚落,铺满一地。
不同于别区层叠码箱的摆法,甘蔗区的库房别致得很,一截截宽10余厘米的木桩横在中央,再裹上麻布,10跟一捆,10跟一捆,黑皮甘蔗就这么依着木桩密密麻麻地立起来。
▲密密麻麻的甘蔗十根一捆系在木桩上
生意紧俏的摊位,木桩早就空了,老板悠闲地坐在塑料脚蹬上玩手机。WHat君往里走找了一个面善的年轻人搭讪。
小伙子仙桃人,来华南果批干了四五年,父亲在广东承包了一块甘蔗地,盯产品也兼发货。甘蔗属热带作物,每年的流通价格由北方市场决定,因为北方不产甘蔗,拿货量更大。
小伙子告诉我,从当年10月到次年4月,是甘蔗的售卖期。年前15天到3月中旬算旺季,“天晴的话,两天一车往武汉运,一车余捆。”
进入武汉市场的甘蔗,主要产区就是广东和广西。极好辨认,广东甘蔗底部胡须短,节子长;广西甘蔗胡须长,节子短。
至于两个产区有啥区别?就有点不可描述了。广西是黑皮甘蔗的经典产区,广东甘蔗因为降雨量大,糖分不及广西。但也有一说,今年的广东甘蔗更甜。可惜,华南果批的甘蔗不单卖,WHat君也没法做个比较。
唯一确定的是,因为运输成本,广西甘蔗普遍更贵。以华南批发价为例,广西甘蔗60元一捆,广东55元一捆。
▲广西的甘蔗根须长,扎土深脏兮兮,看相没有广东的好,但糖分更高。
武汉市场流通的另一批甘蔗来自东西湖,东西湖有一大片甘蔗地,据说是广东的种,但气候原因,不能长到广东甘蔗那么高。
但不论哪里的甘蔗,行家总有挑选尖货的方法。“挑颜色,首选白色,因为打了霜的才有白色。再就是看节子,节子长一般水分多,不一定要买粗的。”
至于为什么水果店都不卖甘蔗了?小伙子告诉我,这货麻烦,库存占地方,售卖又耗体力(毕竟又长又重),关键是削完了垃圾多,不及时处理很容易被罚款。久而久之,大家都挑干净又赚钱的精品水果卖了。
从华南走出来,倒是在红旗渠路发现了一个卖甘蔗的水果摊,全是广西甘蔗。根据品相不同,10元/根和12元/根任选。
小贩说,再卖一个月就不进货了,1-2月份是吃甘蔗最好季节,再往后水分少了也咬不动了。于是赶紧买了一根,准备晚上回去就着冰箱里的荸荠,熬一碗甘蔗甜汤。
立春之后,变幻莫测的武汉冬天还是一如既往的阴冷,就像每个信誓旦旦发奋图强的新年之后,还是一如既往地被各种烦恼追着跑。好在总有热腾腾的食物,能拯救我一秒。
那么,今晚就靠这碗甜汤了,请多指教。
文
方峥
图
宁波
-今日话题-
为了让更多人喝上甜汤,
来说说武汉哪儿有甘蔗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