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的一首诗道尽了对杭州的赞美与回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也将杭州的美景和人文描绘得诗意又不失热闹。而苏轼的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是让我们看到杭州西湖的“温度”。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流传着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每一笔文字都是一处美景
今天,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一些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平湖秋月》洪瞻祖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
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题名“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高阁凌波,绮窗俯水
平台宽广,视野开阔
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
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
充满了诗情画意
公交推荐
白堤
WE、公交数字旅游5号线
新新饭店
7、27、、WE、公交数字旅游5号线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贾岛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
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杭州灵隐寺是中国佛教古寺之一,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占地面积约平方米。此外,灵隐寺文化底蕴深厚,诸多楹联蕴含佛教文化精髓,也涉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经典故事、宗派源流等众多领域,引人驻足,回味无穷。
秋日的阳光,透过红枫的间隙
洋洋洒洒地倾泻下来
落在青砖*墙上
留下道道斑驳的影子
显得格外生动、有趣
或行走在枫桥石板路上
带着寻幽的心境
见宝刹叠云,烟霭重生
掩映在青松古柏之中
公交推荐
灵隐东:
、、、、公交数字旅游1号线
灵隐:
7、52、、
《西泠印社图》朱孝臧
微闻汉印关兵象,心尽雕龙老斫轮。
留得西泠干净土,家风梦篆有斯人。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步入幽静古朴的西泠印社
在方寸之间呈现大千世界
感受属于篆刻艺术的魅力
公交推荐
西泠桥
WE、公交数字旅游5号线
新新饭店
7、27、、WE、公交数字旅游5号线
《扇上画牡丹》罗隐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自古有“杭州雅扇”之说,南宋以来有不少制扇艺人汇集杭州,争相竞艳。清光绪元年(年)王星斋在杭州清河坊开设王星斋扇庄(后改名王星记扇厂),夫妻自设作坊制扇,以选料优、制作精赢得顾客,与当时执杭扇之牛耳的舒莲记齐头并进。后在第二代传人王子清的手中大规模发展,超越了石门高墙的舒莲记,成为杭扇代表品牌,被作为进献皇室的贡品,冠以"贡扇"之誉,有“国礼”、“东方瑰宝”之美誉。
中国扇博物馆坐落在
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
西临规划小河路,东至桥西直街
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
宣传、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
兼顾展示和收藏的同时
弘扬了我国扇文化和精湛的技艺
公交推荐
拱宸桥西1、79、98、
古诗词中的美景,融入了古人的情怀
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跟着这些诗词游览一遍杭州
把生活的琐碎活成诗意的远方
图片来源:摄图网
编辑:Synear
设计:Egg
自选主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