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富金壁中国古代的农耕古代小说研究
TUhjnbcbe - 2024/4/8 8:31:00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古代的农耕,大约是所谓刀耕火种,即用刀斧之类工具砍去田野里的杂草树木,一把火烧光,然后播种。这种原始的耕作习俗,在偏远山区一直保存了许久。唐诗人刘禹锡被贬到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任刺史时所作的《竹枝词》就写当时当地的耕作情景:“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烧畬(shē)即烧荒种田。而中原地带,早就出现了耒耜。据传说耒耜是上古部落联盟领袖神农氏发明的。《周易系辞下》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据此描写,耒耜是一种木锨类工具:下部挖土的部分“耜”锐利,故加工时须“斫”;上部手持的柄略弯曲,故加工时须“揉”。“揉”字也作“煣”,是用火烤而使木料弯曲的加工方法。金属使用以后,耒耜上的“耜”换成了铜的或铁的,自然更加坚固、锐利,这种锸类农具,类似今之铁锹,可以手推、足踏而发土。《说文木部》:“,臿也。”即古耜字,臿即古锸字。字又作梩、枱,《说文木部》:“枱,耑(端)也。”《周礼地官司徒乡师》:“一斧、一斤、一凿、一梩、一锄。”唐贾公彦疏引《司马法》曰:“云一梩者,或解以为插(锸)也,或解以为锹也,锹插亦不殊。”什么叫耕地?其实就是用耒耜(即锸或锹)掘出一道道沟——垄沟,以备播种。必须说明,古代种子是播在垄沟里的。这垄沟有定制:宽、深各一尺。要达到这个标准,最适于采用“耦耕”的办法:两人并排,每人手持头部半尺宽、一尺长的耒耜(即锸或锹),掘出的垄沟叫做畎(字又作、甽),恰好一尺深一尺宽,一次成型(单人耕作则需要一去一回方能掘出一畎)。掘出的土堆于畎旁,耦耕者再掘出一道“畎”时,畎旁的堆土就成了“垄”,也叫“亩”,理论上是高宽各一尺。这样,耕好的田地就成了“畎亩”,也叫“垄亩”,都代指田地。《国语周语下》:“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吴韦昭注:“下曰畎,高曰亩。亩,垄也。”《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垄亩”,皆此意。这种“畎亩”制度经由国家规定。《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记载:“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汉书食货志上》也提倡这种被称为“代田”的畎亩耕种方式:“(赵)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畎,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后稷始畎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曰畎,长终亩,一亩三畎,一夫三百畎,而播种于畎中。苗生[三](按,据清学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四》补,下文“壮、平”同)叶以上,稍[壮],耨垄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故其《诗》曰:‘或耘或耔,黍稷儗儗。’耘,除草也;耔,附根也。言苗稍壮,每耨则附根,比盛暑,垄尽[平]而根深,能(耐)风与旱,故拟拟而盛也。”据此,用二耜耦耕出来的深宽各一尺的畎即今所谓垄沟,“播种于畎中”即在垄沟中播种;苗壮锄草时,把垄台上的土渐锄下来壅埋苗根。经几次锄草,盛暑时垄台已平而苗根愈深。“岁代处”即每年畎垄互换,以休养地力。这就是古耦耕之法。有一点需要说明,《汉书食货志上》所说的“播种于畎中”,即在垄沟中播种,这与现代人播种于垄台上正好相反。到底从什么时代起从“播种于畎中”变为播种于垄上的?一时还说不清楚,估计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或者可以说现在也还有“播种于畎中”的:一般在菜畦上,不大多是划沟后直接播种于沟中吗?可以肯定的是,清代时,在垄台上播种就已经很久了。对在垄沟中播种这种耕作方式,清人已经感到不可理解。如著名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部”引《汉书食货志上》文时释道:“‘播种于畎中’者,畎中犹畎间,播种于两畎之间也。”“两畎之间”,不正是垄上吗?究其误解之由,固因“增字解经”,凭空把“畎中”曲解为“两畎之间”,而其实还是因为不理解古代的耕作制度。这种耦耕之法,可以两人操作,如《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也可以用于大规模集体劳动,如《诗经周颂噫嘻》说“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十千维耦”可是万人耦耕啊!还有一个常见的误解,即认为耦耕是“两人各执一耜(犁),同耕一尺宽之地(两耜合耕,耕出之地的宽度恰为一尺)”(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论语微子》注》)。用两犁耦耕,“同耕一尺宽之地”,这是很难想象的,实不可能。犁多用于牛耕,牛耕在我国虽然出现很早(《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是否颛顼氏时就有了牛犁?《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说明周初马牛还一般只用于作战、运输,不用于农耕。孔子学生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说明至晚在春秋末已使用牛犁),但在犁耕未推广的时代或虽已有犁但未便用犁的地方或情况下,耒耜非犁,乃锸或锹类农具,或单人劳作,或两耜并掘,是谓耦耕。这样,就可以澄清对《诗经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之“举趾”的误解了——有把“举趾”释为“抬脚下地”的。实际两句意思是:夏暦正月修整耒耜,夏暦二月就抬脚踏耒耜耕地。因用耒耜掘地必以脚踏以助力,故以“举趾”代指耕田。人用耒耜耕地必须倒退而行,故《淮南子缪称》说:“夫织者日以进,耕者日以却,事相反,成功一也。”高诱注:“却,谓耕者却行。”若以牛犁耕,则何能“却行”?这又说明,汉初耕地,也基本是人耕而非牛耕。《淮南子主术》又说:“夫民之为生也,一人跖耒而耕,不过十亩。”高诱注:“跖,蹈。”曹植《藉田赋》:“尊趾勤于耒耜,玉手劳于耕耘。”则益明人力耕田必“举趾”“跖耒”,即“举足而耕”。用犁耦耕,春秋时可能已有端倪,《管子牧民》就有“丈夫二犁,童五尺一犂”的记载;《汉书食货志上》:“用耦犂,二牛三人。”耦犂,当是将两犁并排固定,相当于现代的双铧犁,一次便可耕出两条“广尺深尺”的“畎”。但无论如何,用犁耦耕,与用耜(锸)耦耕不同;且用犁耦耕,势难推广,故历史记载亦为罕见。《学术集林》卷十五载已故学者闻宥先生《致徐中舒论学书札》,其第一封即引宋周去非《岭外代答风土门》“踏犁”条:静江民颇力于田,其耕地,先施人工踏犁,乃以牛平之。踏犁形如匙,长六尺许,末施横木一尺余,此两手所捉处也。犁柄之中,于其左边施短柄焉,此左脚所踏处也。踏可耕三尺,则释左脚,而以两手翻泥,谓之一进。迤逦而前,泥垄悉成行列,不异牛耕。予尝料之,踏犁五日,可当牛犁一日,又不若牛犁之深于土。问之,乃惜牛耳。……若夫无牛之处,则踏犁之法,胡可废也?又广人荆棘费锄之地,三人二踏犁,夹掘一穴,方可五尺,宿莽巨根,无不翻举,甚易为功,此法不可以不存。谓“此脚犁耦耕系从江苗族风尚”。中原地区亦有遗留。《宋史食货志上一》:真宗景德初,……河朔戎寇之后,耕具颇阙,牛多瘠死。二年,内出踏犁式,诏河北转运使询于民间,如可用,则官造给之。则“踏犁”法亦为以足踏耒发土的改进形式,但未见推广,大约多须“官造”,仍不及以足踏耒发土之简便易行耳。西周有一种“籍田”制度,就是立春日天子率领百官亲自到一块一千亩的农田上,耕几下地,给百姓做做样子,以鼓励天下百姓努力耕作,然后借民众之力把地耕完。那仪式是相当隆重的:头五天,君王要斋戒三日,到立春日,君王要以郁鬯(一种香酒)祭祀,然后百官、庶民毕从,呼呼啦啦,一大帮人,到了籍田。主管农业技术的官后稷监督,管御膳的官与职掌农事的官宣布籍田礼仪,太史服侍君王,君王毕恭毕敬地听从。君王先挖一锹土,然后官员们每人按官职高低,依次多挖三倍——公挖三锹,卿挖九锹,大夫挖二十七锹,然后由百姓把一千亩地耕完。后稷检查耕地质量、功效,太史监督官员劳动;司徒料理百姓,太师监督百姓劳动。劳动结束,厨师摆上酒食,管御膳的官监督,并侍奉君王。君王嗅嗅牛、羊、猪三牲的香气而已,官员们略尝一尝,然后百姓一拥而上,吃完为止。《国语周语上》原文为“王耕一墢,班三之”,而《礼记月令》记为“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所记天子、官员们的工作量略有不同。按,《国语》“墢”即一耜所发之土,《礼记月令》作“推”,也是用耒耜掘土时双手推送的动作。孔颖达疏径作“发”。《吕氏春秋孟春纪》记此事,高诱注亦作“发”,清毕沅新校正:“《说文》作‘坺’,云‘一臿土也’。”字或作“拨”。这种帝王籍田制度时断时续。唐刘肃写的笔记《大唐新语厘革》说:自古帝王必躬籍田,以展三推终亩之礼。开元二十三年正月,玄宗亲耕于雒阳东门之外。诸儒奏议,以古者耦耕以一拨为一推,其礼久废。今用牛耕,宜以一步为一推。及行事,太常卿奏,三推而止。于是公卿以下,皆过于古制。“古者耦耕以一拨为一推”,即以足踏耒发土一次;牛耕则连续发土,无法以“墢(发、拨、坺)”计算几推——实则“推”也是人踏耒而耕时手的动作,故改为“以一步为一推”。可见古代君王籍田,三国时代,也还是用耒耜挖土的(曹植《藉田赋》“尊趾勤于耒耜,玉手劳于耕耘”,不就是说“藉田”累的是君王的“尊趾”与“玉手”么)。但唐刘肃说“其礼久废”,不知何时废的。有明确记载的,到唐代,君王籍田也用牛耕了,新技术总算是普及了。这种适用于“耦耕”(以后为牛拉犁耕代替)而普遍在中原施行的“畎亩”耕作方式,又形成了我国农田的一种有趣现象,即不同地块,其“畎亩”的走向并不固定,而依地势、水流等因素,由农夫自行规划,而大体不外南北垄与东西垄。因“亩”本义即是垄,故南北垄简称南亩,东西垄简称东亩;不称“北亩、西亩”者,举南、东以槪北、西耳。《诗经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毛传:“或南或东。”孔颖达疏:“分我天下土宜之理而随事之便,使南东其亩。”东西曰衡,南北曰纵,故“南东其亩”又说成“衡从(纵)其亩”。《诗经齐风南山》:“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左传成公二年》载齐晋鞍之战,齐大败,晋人讲和条件有二,其一即是“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即要求齐国把境内耕地全改为东西垄,以便此后从西而来的晋国兵车能顺利入侵齐国。齐使者宾媚人便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驳得晋军统帅哑口无言,只得放弃这一无理要求。因“南亩”(南北垄)田地较为普遍,后因以泛指田地。如《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南亩,毛郑皆不释,说明是尽人皆知的常用词。而今人多不解。《汉语大辞典十部》遂释为“谓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此说本不通:南坡固向阳,然耕地多在平野,平地又有何向阳与否之别?其实南亩本指南北垄的田地,后即泛指农田。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富金壁中国古代的农耕古代小说研究